粮食购销
粮食购销

银行大门向田野敞开 服务"三农"新模式初步形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7日

      近十年来,农村金融在构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县域规模化融资和中小企业服务为基础,以农户为重点,以农户小额贷款为驱动,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三农”新模式已经初步形成。

    农村信用社:

    “我们农民自己的银行”

    江文斌是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一位养鸡专业户,得益于这几年市场的走高,家里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盖起了别墅,买了汽车。当记者问起养鸡场如何解决流动资金时,他指了指门口挂着的一块“信用户”的牌子说:“靠信用社,那是我们农民自己的银行。”

    近10年是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最快的时期,而10年前起源于婺源的这种小额信贷目前在全国已呈燎原之势。

    已有60年历史的农村信用社在近10年来的改革发展中,引入银行业现代服务管理手段,发挥网点优势,已经成为我国县域及乡村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涉农信贷投放最多、农村普惠制金融服务和均等化建设贡献度最大的一类机构群体,成为联系广大农民的最佳金融纽带。

    2004年在全国设立省级联社以来,农村信用社在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同时,把支持高效农业产业化和设施农业发展,作为培育农村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

    为了发展的需要,中国银监会积极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公开上市,同时大力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不断提高其整体健康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新形势下,2010年12月16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社会公众持股的农村金融机构。这不仅是重庆农商行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也对全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1年8月2日,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姜丽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村信用社改革下一个五年目标是:高风险机构全面处置,历史亏损挂账全面消化,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现代农村银行制度基本建立,主要监管指标达到并持续符合审慎监管要求,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与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为此,要在2015年之前,全面取消农信社资格股,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信社改制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不再组建新的农村合作银行,现有农村合作银行要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据银监会披露,截至2011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资格股占比已降到30%以下,全国已有402家由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银行机构,其中农村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合作银行190家。

    农业银行:

    城乡一体领跑全能商业金融服务

    “以前孩子在外地上学,要跑几十公里给他汇款,现在在村里用转账电话就可以给他打款了。”湖北省随县三里岗镇刘店村村民刘琴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说。

    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按照商业化运作的原则,坚持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从制度、流程、产品、渠道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努力构建目标明确、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的服务“三农”新模式。刘琴所说的转账电话就是农业银行创新服务的一个缩影。

    中国农业银行相继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等不同发展阶段。近10年是农业银行发生质变的阶段,特别是2009年1月15日,农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15日和16日,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完成了向国际化公众持股银行的跨越。

    作为中国主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农业银行致力于建设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入国际、服务多元的商业银行。近年来,农业银行推出了集多项功能于一体的金穗惠农卡和“村村通”转账电话服务工具,搭建了农户综合化金融服务新平台,为农民提供“常在身边”的金融服务。目前,农行已在全国设立助农服务点4万多个,配置转账电话等电子机具160多万台,在全国行政村覆盖率达37.9%。

    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2008年3月起,农业银行在推进股份制改革的同时,选择部分省市分行,开始了“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2010年5月起,在前期试点基础上,选择四川、重庆、湖北、广西、甘肃等8家省级分行下辖的561个县域支行,开展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

    目前,农业银行对县域地区的金融供给持续增加,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近几年,农行在县域地区的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全行平均水平。到2011年底,已发放惠农卡9822万张,农户小额贷款授信额度达到2167亿元,惠及3亿多农民。

    农业发展银行:

    以国家信用扛起政策金融大旗

    近日,湖北襄阳市泉水堰村村民云新发用拖拉机拉着收获的小麦来到家附近的粮库,检验、过磅、进仓,不到20分钟,就按照小麦最低收购价当场拿到卖粮款。他感慨地说:“我们卖粮再也不用拿白条了。就是遇到自然灾害,也能卖个好价钱,当场拿到钱。”

    农民辛苦一季迎来丰收,一定要帮助他们及时变现。秉承着这样的理念,肩负粮棉油收购重任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坚持在不给农民“打白条”的前提下,“多收粮、收好粮、防风险”。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于1994年11月挂牌成立,是我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它的宗旨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和经批准开办的涉农商业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全系统共有30个省级分行、300多个二级分行和1800多个营业机构,服务网络遍布除西藏自治区外的中国大陆地区。

    在近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关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内容里,都将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作为中心内容。

    10年来,在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型企业均可入市收购粮食。

    2008年,农发行推出了收购资金非现金结算试点,收购企业、粮食经纪人和农户可以通过牡丹金山卡和网银业务进行非现金结算,目前这一方式已在全国推广。农户可以选择“一手交粮,一手拿钱”的现金结算方式,也可以选择把钱打到银行卡里的非现金结算方式。

    2011年,农业发展银行累计投放各类粮油收购贷款3357.16亿元,支持开户企业收购粮食3007.14亿斤,收购油脂79.51亿斤,开户企业收购量占粮食商品量的47%;发放棉花收购贷款661.69亿元,支持1113家企业收购棉花6538.63万担。

    邮政储蓄银行:

    依托邮政网络让金融服务个性化

    近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武汉市江夏区支行信贷工作人员将今年的第273笔贷款发放到了乌龙泉勤劳村养殖户罗先生的账户中。这是2008年江夏邮政储蓄银行开办信贷业务来,投放的第1050笔小额贷款。

    邮政储蓄1986年恢复开办。2007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拥有储蓄营业网点3.6万个。邮政储蓄银行已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了省级分行,并且在大连、宁波、厦门、深圳、青岛设有5个计划单列市分行。2011年底,经国务院同意并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邮政储蓄银行积极扶持“三农”和城乡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据了解,自2007年2月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质押贷款获银监会批准并在全国推广以来,邮政储蓄银行通过进一步试水小额信用贷款来全面挺进农村金融市场。2009年邮政储蓄银行利用庞大的服务网络,突破性地完成了1000多亿元的贷款量。

    目前,邮储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已覆盖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在2000多个县市支行开办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针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特点,邮储银行设计了额度循环使用的贷款使用模式和灵活的还款方式,最大限度地帮小微企业节省利息开支,降低融资成本。截至2011年10月末,邮储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达到7493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短缺难题。其中,该行县级以下区域贷款份额占比63%,成为服务县域小微企业的重要力量。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金融“毛细血管”遍及乡村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农牧场的牧马人格日勒图是资金互助社信贷业务的受益者之一。资金互助社成立后,他入股1000元。去年9月,为给马匹储备过冬草料,格日勒图向资金互助社提出5万元贷款申请,没过两天,就拿到了5万元贷款。

    近十年来,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第一轮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仍未解决农村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庞大的信贷资金与农村金融整体相对薄弱的矛盾,中国农村金融仍处在贫血状态。为此,国家启动了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形成中国农村金融多层次、广覆盖的整体计划。

    所谓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即为银监会批准成立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的主要发起人均为商业银行。

    2006年底,银监会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2007年1月22日,中国银监会制定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2007年3月1日,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仪陇惠民贷款公司、吉林磐石融丰村镇银行、东丰诚信村镇银行,作为首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挂牌成立。3月9日,第一家全部由农民自愿入股组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也在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挂牌营业。2007年10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据银监会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78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95%以上的贷款投向农村小企业和农户。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贴近农村,能较好地掌握当地农村、农户、农业中小企业的信息,并且拥有一级法人机构的贷款审批权,办理手续简便等优势,可以弥补一般商业银行的支农不足。同时,能满足农村农户、小企业资金需求量小、频率高、时间紧的特点,为农村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诞生和发展,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产生了积极影响。

    过去的十年,是农村金融历经风雨的十年,是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十年。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银行股改上市迈出重要步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然而,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三农”的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国还有金融机构空白乡镇1696个,这与农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极不对称。金融机构在改革中更需要化解诸多难题: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信用社形成的不良贷款,邮储银行由于其长期以来只存不贷而使信贷能力缺位,村镇银行业务重心还需要进一步下行等等。农村金融改革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袁隆平:争取2020年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   

下一篇:国际粮市不会重演2008年恐慌性涨势